
隨著鋰電池材料技術的發展, 磷酸錳鐵鋰(LMFP)逐漸展現其作為鋰鐵磷(LFP)替代方案的潛力。兩者皆採用結構穩定的橄欖石型晶體結構,具備高安全性與良好的熱穩定性,但 LMFP 在以下幾個關鍵面向中具明顯優勢:
✅ 能量密度提升
LMFP 的工作電壓平台約為 3.9V,明顯高於 LFP 的 3.3V,能直接提升電池的整體能量密度,預估可較 LFP 提高約 20%。此特性使其在空間與重量受限的應用場景中具備更大優勢。
✅ 混合材料相容性高
LMFP 可與鎳鈷錳(NCM)系材料共混使用,兩者放電電壓範圍相近,有助於設計出兼具高能量密度、穩定性與成本效率的混合型電池系統,提升系統設計靈活度。
✅ 優異的熱穩定性與循環壽命
延續 LFP 的安全性優勢,LMFP 亦具備極佳的抗熱失控能力,並可提供長循環壽命的穩定表現,適用於高要求的長期儲能與動力應用。
憑藉其高性能指標與系統整合靈活性,LMFP 被視為下一世代鋰電池材料技術的重要推進者,特別適用於電動車與儲能系統等高成長領域。
LMFP 是否將成為鋰電池材料的下一波技術突破?歡迎加入我們討論!